贝克特:踏着仅存的声音
塞缪尔·贝克特 Samuel Beckett
1906年-1989
海岸 译 贝克特
诗十二首
秃鹫[1]
拖着饥饿掠过颅壳般的天空
掠过我天地般空旷的头颅
曲身下扑俯伏之徒
他们定能很快活下来行走
蒙受生灵不愿臣服的嘲弄
直到挨饿的天地沦为垃圾
___________________
[1]这首诗是贝克特英文诗集《回声之骨及其他沉积物》(Echo’s Bones and Other Precipitates)的首篇,却是最后完成的,约作于1935年初。此诗的写作深受歌德的《冬游哈尔茨山》(Harzreise im Winter)启发。该诗短短六行,不设标点,诗行首字母全部小写,一种物化的绝望形象“秃鹫”,显露出藏匿于诗人内心的笛卡尔式的信仰:一切存在于颅内的意识中,所有外在的物象皆为虚幻的假象。
晨曲[1]
拂晓前你不会离开
而但丁逻各斯以及每一级地层与奥秘
以及打上烙印的月亮
远离白色的音乐平面
拂晓前你定会在此安顿
温情吟唱的幽暗雨丝
飘向槟榔般黑黝黝的苍穹
飘落到片片竹林烟花柳巷[2]
尽管你垂落饱含同情的手指
签收下这遗骸
却也增添不了你的慷慨
在我面前你的美丽只是一条裹尸布
它自身的表白涵盖暴风雨般的象征
所以无需阳光无需揭幕
无需主人
只有我与随后的裹尸布
以及大批的尸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作于1931年8月,首发于《都柏林杂志》(Dublin Magazine,1931年10—12月刊)。诗题“晨曲”(Alba)是一种普罗旺斯行吟诗人的破晓歌,多描述情人清晨时的临别情景。一首诗人理想中的爱的吟诵。
[2]贝克特读过法国音乐学家路易·拉卢瓦(Louis Laloy,1874—1944)的著作《中国音乐》(La Musique Chinoise),这三行诗便是基于此书。
多特蒙德[1]
荷马的黄昏神奇地
漫过圣殿红色的尖顶
我一切成空,她千金之躯[2]
赶往紫红色的灯火赶往妓院那淡淡的琴声。
她站在我身前明亮的隔间里
撑着一副碎玉的身子
贞洁无言的标识[3]伤痕累累
眼睛眼睛黑幽幽的直到变格[4]的东方
分解出一段长夜的乐句。
然后,像一幅画轴卷拢,
她放荡的光在我心中
扩散,哈巴谷[5],一切罪人信奉的先知。
叔本华死了,那娼妓
将她的琴搁在一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932年1月作于德国卡塞尔。诗题“Dortmunder”出自德国著名的多德蒙德啤酒(Dortmunder beer),另一种普罗旺斯行吟诗人的“晨曲”,场景却更为粗俗。
[2]指杨贵妃。
[3]指处女膜。
[4]“变格”原文为“plagal”,音乐术语,指“由下属和弦转成主和弦的”。
[5]哈巴谷(Habbakuk),《旧约》中的人物,公元前7世纪希伯来的先知。
马拉科达[1]
他来过了三次
那承办丧葬的男子
在盾形的圆帽后没有一丝表情
掂量
不计报酬地掂量
这前庭间的不朽
这个马勒布兰卡深陷百合花丛
马拉科达深陷百合花丛
马拉科达不失老手的敬畏
却感到会阴减弱了信号
叹息声穿越重重气流
必须如此吗必须如此必须如此[2]
发现花园里的杂草吸引他们
她也许听见却不必看见
装入棺材
辅以魔鬼入殓[3]
发现杂草引起他们的注意
她一定听见却不必看见
随后盖紧
盖得严严实实
你的圆盾让我装好你的硫黄
预计三伏天的晴雨表转晴
别动斯卡米廖内别动别动[4]
海瑟姆[5]的作品搁在箱子上
留心这就是他的意象
她一定听见也一定看见
都上船吧所有的灵魂
酒至半巡是已成
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作于1933年贝克特父亲去世后,1935年10月定稿,表现某种颇具荒谬感的死亡痛苦。马拉科达(Malacoda,意为“恶尾”)是但丁笔下的魔鬼,是十二个马勒布兰卡(Malebranca,即Malebranche,意为“恶爪”)之首。马勒布兰卡是恶囊(Malebolge)——也就是地狱第八层——第五沟的守卫。参见《地狱篇》第二十一歌和第二十二歌。
[2]典出贝多芬在他的《F大调第十六弦乐四重奏》第四乐章的自问自答式的神秘批注:–Mu? es sein?(必须如此吗?)–Es mu? sein!(必须如此!)。
[3]原文“angulata”(有蹄类),喻魔鬼
[4]这是《地狱篇》第二十一歌中但丁对马勒布兰卡之一的斯卡米廖内(Scarmilion,即Scarmiglione,意为“乱发”)说的话。
[5]扬·范海瑟姆(Jan van Huysum,1682—1749),荷兰画家。伦敦国家美术馆收藏有一幅他的画作《陶土花瓶中的花》,贝克特到访过几次,对此意象印象深刻。
回声之骨[1]
避难所一整天都踩在我的脚下
他们低沉的狂欢[2]随着肉骨落地
破碎不带一丝可怕或偏爱的风
意义和胡言手套般缠结四处奔逸
蛆虫们都信以为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作于贝克特的同名小说《回声之骨》被拒稿(1933年底)之后。该诗既是为父亲离世而撰写的墓志铭,也是这部诗集的安魂曲。
[2]参见莎士比亚《暴风雨》第四幕第一场普洛斯彼罗的台词:“Our revels are now ended”(我们的狂欢现在结束了)。
魔草[1]
她欲望的唇口灰白
丝圈般分离
危及
略显淫荡的伤口。
她疲惫地捕食
灵敏的野生玩意儿
它们欣然为她
幽暗处蹲伏的美所撕裂。
而她终将死去。她的圈套
如此的耐心又温柔
让我伤悲警觉的是
终将要破灭,挂成
一个可怜的月牙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作于1931年8月。曾以《自由的羁绊》(“Yuke of Liberty“)为题首发于1931年出版的欧洲新人作家选集《欧洲大篷车》(The European Caravan),此为修订版。最初投给《都柏林杂志》,却为编辑所拒,因首句“她欲望的唇口灰白”涉嫌指涉女性生殖器。诗题“Moly”,指《奥德赛》中赫耳墨斯给奥德修斯用以解除女妖喀耳刻咒语的有魔力的草药。
致女儿[1]
我两眼模糊闪出阿荷利巴[2]的魅力
琐珥城[3]的山上有个洞
洞里住着一头俊美的驴[4]
犯不着带上酒
他与我们毫无瓜葛
我的忧患之子贝拉夸[5]不会
在你朱砂般的发情期前沿墙漂浮
你看不到他那光洁的阴囊
卖弄一条巴比伦腰带
哪怕你恰恰看到了
也不值得派人去把他请来[6]
我告诉你有一头圈养的驴
带着一身脏兮兮的[7]斑蝥[8]
跳进琐珥城外的山里
你还想要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曾以《地狱鹤与椋鸟》(“Hell Crane to Starling”,典出《地狱篇》第五歌)为题首发于《欧洲大篷车》,此为修订版。
[2]阿荷利巴(Aholiba),出自《旧约·以西结书》。有两个女子在埃及行淫,姐姐名叫阿荷拉,就是撒玛利亚;妹妹名叫阿荷利巴,就是耶路撒冷。
[3]琐珥(Zoar),出自《旧约·创世记》。上帝要毁灭罪大恶极的所多玛,天使领着罗得、他的妻子及两个女儿逃出所多玛,到了琐珥城,日头出来了,跟在后面的妻子却回头望,变成了一根盐柱。罗得怕住在琐珥城,上山和两个女儿住在一个洞里,夜里发生酒后乱伦之事。
[4]参见《以西结书》。阿荷利巴在埃及行淫时,贪恋情人,身壮精足,如驴如马。
[5]此处的贝拉夸在初版《地狱鹤与椋鸟》中原为便俄尼(Benoni)。便俄尼是雅各和拉结的小儿子,拉结生他的时候难产而死,死前给他起名叫便俄尼,意思是“忧患之子”;雅各却给他起名叫便雅悯,意思是“右手之子”。
[6]参见《以西结书》。阿荷利巴看见用朱砂画在墙上的系着腰带的巴比伦人的人像,就起了贪恋,派人去将其请来,与之行淫。
[7] “脏兮兮的”原文为法语“impurée”。
[8]古时将斑蝥分泌的斑蝥素用作春药。
圣洛[1]
维尔河[2]在阴影下蜿蜒而过
未诞生就颤抖着穿越明亮的通道
古老的心智遭亡灵遗弃
沉入自身的浩劫
____________________
[1]曾以《圣洛1945》(“SAINT-LO 1945”)为题,以五行诗的形式首发于《爱尔兰时报》(1946年6月24日)。圣洛(Saint-L?),法国西北部诺曼底的小镇,二战末遭战火蹂躏。
[2]维尔河(Vire),流经圣洛的一条河。
回旋曲[1]
在那滨海之上
白日已尽
踏着仅存的声音
仅存已久的声音
直到不请自来
随之无声
在那滨海之上
久已无声
直到不辞而别
踏着仅存的声音
仅存已久的声音
在那滨海之上
白日已尽
_________________
[1]作于1976年7月,首发于《现代戏剧》(Modern Drama,1976年9月刊)。
到那儿[1]
到那儿
一声呼喊
如此的遥远
如此的微弱
美丽的黄水仙
随后行进
随后那儿
随后那儿
随后从那儿
黄水仙
再一次
随后行进
再一次
一声呼喊
再一次
如此的遥远
如此的微弱
______________
[1]作于1976年,首发于《英文及法文诗集》。
虚度一切[1]
虚度
___________
[1]作于1976年。
身在何处[1]
毫无意义
但请继续
去往何处
但请继续
毫无意义
还请继续
不知何处
毫无意义
___________
[1]作于1976年。
黑暗里绝望是一种力量
《贝克特全集:诗集》导读
文/海岸
萨缪尔·贝克特(Samuel Beckett,1906—1989),20世纪杰出的诗人、小说家兼剧作家,生于爱尔兰,后移居法国巴黎。他毕生的创作,1935)、法文诗集《诗歌及蹩脚诗》(1978),还是享誉世界文坛的荒诞派名剧《等待戈多》(1953)以及他的八部长篇小说,如三部曲《莫洛伊》《马龙之死》《无法称呼的人》(1951—1953)等,均以其独特的艺术语言与存在主义思想的完美结合,。他的作品一再以人的堕落为主题,一次次撕开地狱的帷幕,展露人性趋向非人道的堕落以及人性不灭的抗争。诚然,了解人的堕落会加深我们的痛苦,但更能加深我们对人的价值的了解。黑暗本身将是一种光明,最深的阴影会成为光源的所在,黑暗里绝望更是一种力量,更显一种旺盛的生命力和永不言败的精神。这也许正是贝克特黑色悲观主义的生命力所在。
贝克特发自内心近乎绝望的呼喊,似乎表白了全人类的不幸;而他凄如挽歌的语调更是回响着对苦难灵魂的声声安慰。他那浓缩的、博学的、隐喻式的诗歌与其戏剧、小说一样,呈现其作品的一贯特征,即“力图触及智性与情感的中心”,以其深邃的哲理抒写20世纪这个荒凉世界中人类冷漠、异化、荒诞的境遇,表达他对人类生命意义独特的思考。1969年,他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辞上这样写道:“在这湮灭的世界里,萨缪尔·贝克特的创作犹如人类祈求怜悯的乐曲,舒缓深沉。它给受难者带来仁慈的解脱和渴望安慰的满足。”
一
1906年4月13日,恰逢基督蒙难日,萨缪尔·贝克特,一位毕生执着于荒诞生存境遇的作家,出生于爱尔兰都柏林郊区一个基督教新教家庭,少年时期接受严格的宗教教育对他影响极大;尽管他长大后并不信教,但他一生文学创作中反复萦绕的虚无与绝望的主题与宗教所要解决的命题息息相关。例如,他在早期诗歌《家园奥尔加》(1932)中用“坐等一片翡翠的盼望”,“E代表钴华的爱心”和“O代表蛋白石的信心”传达基督教的“神学三德”——信望爱。在《夜间受难》(1932)和1937)里,他用两个不同语源的单词“Golgotha”(各各他,希腊语源,再上溯到亚兰语源)和“Calvary”(加略山,拉丁语源)描写髑髅地: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的受难地,《圣经·新约》中的《马太福音》《马可福音》和《路加福音》均有过记载的圣地,尤其诗人在《夜间受难》的死亡之所抒写生命的诞生或复活,读来令人印象深刻。
而铭刻在贝克特记忆里的却是童年中的都柏林山丘和海岸线,虽然他成年后的生活并不在爱尔兰度过,然而他对爱尔兰的风景念念不忘。他的早期“巡游诗”系列就以都柏林海岸、爱尔兰西部为背景。他的第一个小说英雄贝拉夸就喜欢游荡在都柏林海湾的草地,渴望回到婴儿期“永恒的黑暗”。他对风景和人的感情最终超越了一切阶层和信仰的障碍。贝克特的童年教育是传统的而且影响深远,他与哥哥弗兰克就读于艾斯纳私立幼儿园,后随哥哥进入爱尔兰北部弗马纳郡恩尼斯基林的波托拉皇家学校学习。贝克特从小聪明能干,无论在课堂上或在游戏中都是出类拔萃的。1923年10月,他被选送进入都柏林圣三一学院,攻读法语和意大利语。1926年6月,因其语言天赋及其杰出表现,他荣获现代语言方向的圣三一学院奖学金。这年夏天,他首次造访法国,而且是骑着单车(后成为他的诗歌象征之一)游历法国。1927年12月,他以优异成绩完成学业,获文学学士学位。贝克特性格冷静沉郁,敏于思考,讷于言谈。都柏林圣三一学院严谨的学风培养了他对语言学与修辞学浓厚的兴趣和敏锐的感悟力。1928年10月,他蒙命运的宠爱,作为圣三一学院与法国著名大学的交换学者前往巴黎,任巴黎高等师范学校讲师,讲授英语。20世纪20-30年代的巴黎人文荟萃,人才济济,贝克特先结识爱尔兰作家、艺术评论家托马斯·麦格里维,后结识他的文学偶像詹姆斯·乔伊斯,并成为后者的得力助手,负责整理《芬尼根的守灵夜》手稿,致使他早期的诗歌和小说语言深受乔伊斯的影响,显得过于自负而又矫揉造作。例如,现作为“利文撒尔文献”保存于美国得克萨斯大学的早期诗稿《腥象》,1930年诗歌大赛的获奖之作,是诗人卖弄学识,表现个人才智而沾沾自喜的最好例证。全诗118行,以笛卡尔涉及时间的内心世界为主题,矫饰的诗体包含着讽刺与模仿艾略特《荒原》的注解融为一个整体,诗题的双关寓意和诗行中的乔伊斯式机智、优雅和充满隐喻的双关语均是他才华的表现,既掩饰又显示他此刻的羞怯和稚嫩,但是聪明的贝克特很快就意识到这一点。在随后的几年游学、教学和写作的生涯中,他渐渐地,既坚持乔伊斯那种曲高和寡的艺术品格,又保持。
1930年9月,贝克特结束在巴黎的教学生活后,返回都柏林圣三一学院讲授法语,并继续深造,研究笛卡尔哲学思想。近代法国哲学家笛卡尔的著名哲学命题“我思故我在”影响了贝克特的哲学思想及其一生的文学创作。贝克特从古罗马思想家奥古斯丁的“如果我错了,我便存在”(si enim fallor, sum)到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cogito, ergo sum),从普遍怀疑起身,怀疑一切都是错误的、虚假的;但唯一不能怀疑的就是怀疑本身,怀疑“我”本身的思想,怀疑那个正在怀疑着的“我”的存在。1932年他从圣三一学院辞职,漫游伦敦与欧洲大陆,开始流亡巴黎的自由写作生涯。1933年他的父亲因病去世,贝克特继承了一笔为数不少的遗产。1934年他因神经系统疾患赴伦敦接受心理医生的治疗。事实上,心理治疗一直是贝克特生活的一部分。这一段养病生活对于贝克特的一生影响极大,他在精神病医院接触大量患有精神疾患的病人,加上自身的病情并无好转,依然为各种疼痛和孤独的痛苦所困扰,他日渐沉默寡言,。同年5月,他的首部短篇小说集《徒劳无益》(More Pricks thanKicks)在伦敦出版。1935年,他的诗集Echo’s Bones and Other Precipitates)在巴黎出版。
二
贝克特这部诗集的精髓在于他的“巡游诗”系列,表现出诗人内心某种强烈的矛盾:一位爱尔兰新教徒的道德观如何相容于诗中色情的倾向,一种强烈的创造新词的自我意识如何与现存的体系融会贯通。诚然,诗人一生与之不断地搏斗,竭力调和新教徒的道德观和内心情欲的矛盾以及写作的困惑,并试图找到出路。他感到有必要从新教中获取养分,有义务将各方的力量聚集一处,对自我、艺术、社会负起责任。在诗集《回声之骨及其他沉积物》中,”“脓液”和“小夜曲”三大系列插在两首短诗《秃鹫》和《回声之骨》之间,构成贝克特英文诗歌的主体,旅行这一较为普遍运用的传统人生隐喻,预示诗人未来的创作走向。短诗《秃鹫》不设标点,诗行首字母全部小写。事实上,这部诗集大量删减大小写、标点符号,完全有悖于常理,但是诗人偏偏通过许多非语义元素的联接手法来凸显音节的力量,产生出迷离的效果。《秃鹫》主题依然隐匿可见:受尽嘲弄的生命,以下等的生命为食,简化为某种值得怀疑的本质。一种物化的绝望形象“秃鹫”显露藏匿于贝克特内心的笛卡尔式的信仰——一切存在于颅内的意识中,所有外在的物象皆为虚幻的假象:
拖着饥饿掠过颅壳般的天空
掠过我天地般空旷的头颅
曲身下扑俯伏之徒
他们定能很快活下来行走
蒙受生灵不愿臣服的嘲弄
直到挨饿的天地沦为垃圾。
诗集《回声之骨及其他沉积物》,尤其最后一首短诗《回声之骨》深受诗人奥维德的影响,奥维德《变形记》第三章里的神话故事,讲述(Echo)爱上那喀索斯,却遭到拒绝,于是日渐憔悴,最后连骨头化作石头,空余回声袅袅。普罗米修斯之子丢卡利翁(Deucalion)和妻子——洪水中仅存的人类——听从预言女神忒弥斯的神谕,在洪水消退后,一路走一路把“地母的骨头”——即石头——掷在地上,地上就重新长出人类。无论是掷下的骨头,还是仙女厄科的骨头,早已化为石头及其他沉积物,但回声久久不会散尽,一直回荡在奥维德乃至贝克特的诗行间:
他们低沉的狂欢随着肉骨落地
破碎不带一丝可怕或偏爱的风。
这部创作于1931—1935年间的诗集以现在分词开始,在永恒的现在进行时中结束;艺术正是在流动中达到某种永恒。“怨曲”、“脓液”和“小夜曲”系列均采用中世纪普罗旺斯的诗歌形式,贝克特将他的哲学信仰化为诗行中的意象,在文化和自我的两大廊柱间自由地穿梭。但丁、普罗旺斯及德国的行吟诗人在“怨曲”“晨曲”和“小夜曲”的诗题下游荡,程式化的典雅爱情在这些系列中化为性的密码肆意泛滥,那些陈词滥调与旧诗歌形式,在语言天才贝克特的妙笔下重获新生。环绕都柏林的旅行,无论是步行还是自行车旅行(之一》《怨曲之二》《脓液之一》和《小夜曲之三》),巡游爱尔兰西部(《小夜曲之二》),或者穿越伦敦(《小夜曲之一》)或巴黎(《脓液之二》)不是诗人写作的目的,而是借此不断探索诗歌的形式,更为重要的是探索与颠覆诗写叙事脉络的并置现象。拉丁词不加斜体修饰并置在首行诗句中,“一阵痉挛之余”展开诗篇《怨曲之一》,追忆都柏林自南向西几英里的旅程,从波托贝洛桥出发,沿大运河直到狐鹅地区,再离开运河抵达利菲河畔的伊索尔特教堂村,一路弥漫诗人幽怨、失意又不乏风趣智慧的人生感触。全诗结束前的四句诗行源自兰波的《彩图集》,似乎在于抵达不确定的结局,达到诗歌某种讽刺的效用。“啊,旗帜/旗帜般的肉体在流血/流向虚无的北极花/虚无的海洋柔软如丝”,流向理想中的大海,流出一种虚无的姿态。
在诗篇《脓液之一》中,贝克特穿越都柏林北部的乡野,一片游弋着天鹅的水域,化身为一位单车手像位狂飙骑士推开三挡前行:
漫长的道路下了一天飘自波特雷恩海岸的阵阵细雨
多纳贝特忧伤的特维天鹅索兹
奏鸣曲般变换三挡重重地前行
像位骑士一路荡着黑色忧虑的阴囊
波提切利在叉架下槌碾递送
轮胎一路流血排气嘶鸣
那括约肌内全是天堂
那括约肌。
诗行间的文化典籍或引语隐约可见,并置的英文、德文、英化的希腊文和拉丁文相互缠结,需要我们理清其中复杂的含义。诗行呈现文艺复兴的艺术风格进行一系列的转换,从奏鸣曲的三段式转向德国的骑士,从拉丁文又转向意大利的画家波提切利,那句诗行与其理解为自行车的叉形架,联想到波提切利名画《维纳斯的诞生》里强健裸露的双腿,还不如理解为莎士比亚笔下《李尔王》里的“可怜的叉下动物”,而前一行里贺拉斯的引语似乎确定诗行的情绪。这几行诗句揭示的脉络那么困惑不定,或许只是闪烁某种迷人的情色幻象,却又那么自命不凡,嘲讽一切。随着我们深入了解诗人内在的矛盾和不安,面对其自我满足的知性主义,面对其不断探索的灵魂愈发持久而尖锐,我们也许正在接近贝克特复杂的世界。
1936年,诗人贝克特创作的《渐弱》却难得地呈现出一种简洁明快的风格,又丝毫不失敏锐与微妙:
再一次说
如果你不教我就不学
再次说最后
甚至最后一次
最后一次乞求
最后一次相爱
知道或不知道假装
最后甚至最后一次说
如果你不爱我没人会爱我
如果我不爱你我就不会爱。
那一丝纯净与抒情,曾在诗集《回声之骨及其他沉积物》里描写情人黎明时分离情别絮的破晓歌《晨曲》中有过一次短促的闪现:
温情吟唱的幽暗雨丝
飘向槟榔般黑黝黝的苍穹
飘落到片片竹林烟花柳巷。
三
1937年,贝克特在爱尔兰涉嫌一桩文字案,被控撰写可疑书籍,导致他的书籍被禁,声誉受损。从此,他离开爱尔兰,将自己流放法国,定居巴黎,并开始涉足戏剧创作。1938年,他结识后成为他终身伴侣的苏珊娜·德舍沃-迪梅尼尔,开始用法文写诗。贝克特选择用法文创作是他生命中至关重要的决定,法文成了贝克特文学创作的主要语言,他一生赖以成名的一些戏剧和小说均是用法文创作;值得注意的是法文诗的写作引领他步入一个法语的世界,而法文的使用在诗的纯化过程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贝克特此时创作的一组法文诗令人信服地展现他已熟练运用法文,深入自我价值和荒谬世界的本质。诗人的故作姿态和自我表现的痕迹已经消失,但分离技巧仍然存在,无论是语词相互隐匿又暗示的并置现象,还是作者强烈的自我意识。
贝克特在1937—1939年与1947—1949年间创作的两组法文诗,各有一首以声音为主题的诗篇:
“漠然的音乐
寂静的心时间空气烈火沙子
爱情的流动
掩盖了它们的声音而我
缄口不语”。
“我将会做什么假如没有这寂静的深渊
愤怒的喘息朝向救援朝向爱情
假如没有这片天空升起
在它所承载的灰尘之上
我将会做什么我将做得如同昨天如同今天
通过我的舷窗瞧一瞧我是不是唯一一个
游荡并转向远离任何的生命
在一个滑稽可笑的空间
”。
(余中先 译)
前一首“漠然的音乐”,开篇以并置形式列举名词,全诗也不设标点,让我们感知到它们之间不确定的关系。诗行中心点“寂静”“掩盖了它们的声音”似是而非,“我再也不愿意/缄口不语”,悖论似乎一直无法解决,显然是在探究声音与寂静的特性及其二者之间的关系。诗中清晰显现的“我”,与其说是戏剧或小说中的人物,还不如说是诗人自身,贝克特诗歌中的人物与他自我的内心合二为一。那些声音在后一首“我将会做什么”中再次传来,“寂静”再次以并置的形式与“喃喃之声”相联,与“这片天空”的喧嚣一起消逝,不设标点的诗行允许我们连读,叙述者透过“我的舷窗”找寻另一个,带着多年锐利的冥想,孤独却渴望与人共享。最后“没有声音却又跟声音一起/封闭在其中”结束全诗,诗人让不可能的悖论表达得到最充分的表达,内化一切渴望交流的声音,实现只有他自身才可能实现的对话。
如同众多爱尔兰家庭一样,音乐对于贝克特就像呼吸一样重要。贝克特的祖母就富有音乐天赋,他的叔叔阿姨都是很不错的钢琴家,他的父亲有时还会一起弹奏海顿弦乐四重奏、莫扎特或贝多芬交响曲的四手联奏改编曲。贝克特在20世纪20年代第一篇公开出版的作品是他在波托拉皇家学校时写下的一篇乐评《关于海顿的“玩具”交响曲》。贝克特似乎一生都在词语与音符之间,或者说在连续和停顿间、寂静和诗意间寻觅和阐释那些不可言说的奥秘。
四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贝克特人生的一个重要分水岭。1939年“二战”爆发后,他参加过巴黎英国特别行动委员会的一个抵抗组织,做过许多诸如收集、翻译、整理和传递情报的工作。1942年8月,因一位天主教神父的叛变,组织遭到敌人的破坏,贝克特与苏珊娜在德国秘密警察到来前一刻成功逃离,随后一直躲躲藏藏,经受着痛苦、折磨与绝望的困扰,最后逃亡到法国南部沃克吕兹的鲁西永,与世隔绝,借写作小说《瓦特》忘却战争。1945年在“二战”几近结束之际,贝克特又加入了一个抵抗组织,在法国诺曼底的圣洛小镇(曾写过诗纪念)某部队医院做过一段院方翻译后回到巴黎,目睹战争的毁灭、摧残和磨练使他步入一生创作中的鼎盛期,“二战”后重返和平的作品更是日趋成熟,其特有的黑色悲观主义风格渐渐地确立。这种悲观主义饱含炙热的同情心和博大的爱心,拥抱全人类;因为它已历经剧变的极限,一种抵达痛苦巅峰之余的绝望。尽管人类的生存境遇是那么的惨烈与荒谬,但希望依然可待,哪怕只是与世隔绝地坐在沙漠中无望地等待,任凭风沙淹没他的寂寞,唯留一颗头颅在旷野中苦苦地呼唤。
贝克特一生涉足诗歌、小说、戏剧、评论等文学的各个门类,而且在多个领域取得别人难以企及的成就。贝克特的作品在我们面前依然是个陌生的世界,贝克特的诗歌依然笼罩着神秘的面纱,隐约可见一个影子在“巡游诗”中流浪。贝克特的诗歌主要创作在20世纪30年代,除了在1935年结集出版过《回声之骨及其他沉积物》,40年代后期及70年代中期偶有创作。1950年后,诗歌不再是贝克特创作的主要形式,小说和戏剧占用了贝克特全部的创作激情,诗歌的重心渐渐偏移,其诗意的本质融入了小说和戏剧的创作。除了诗歌、文论和散文外,他一生共创作和发表八部长篇小说、六十多篇短篇小说和三十余部剧本。贝克特的成就毋庸置疑地在于他的戏剧、小说创作上,尤其是首演于1953年巴黎巴比伦剧院的《等待戈多》显示出严密的戏剧结构,其内容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饱含着强烈的哲学穿透力、艺术的想象力和感染力,使它成为荒诞派戏剧最完美的代表。贝克特的戏剧完全放弃传统戏剧中有关情节、人物性格、主题、对白等戏剧元素,以表现人的荒谬生存幻象和梦魇为基本特征,将现代戏剧的探索推向极致。贝克特首先是作为剧作家进入20世纪最优秀的作家行列,而作为诗人的贝克特却并不为人熟悉。
进入70年代后,贝克特采用一种特别引人注目的押韵短句式诗体,他在翻译尚福尔散文体格言之余,用该诗体写作讽刺味十足的《蹩脚诗》(1976~1980)。尽管这些诗歌无足轻重,却包含着警句和谚语的悖论和敏锐,貌似无意义的韵律透泄深刻的意义。同时,我们不能忽视贝克特的诗歌翻译,包括英译他人和自己创作的法文诗。毋须否认,翻译过程同样触发创造性,它绝不是简单地转化为自己的东西,而是如同他自译诗歌中所显示的创造性,甚至是炫耀性的多重语言、多重文化的特性。他曾采取忠实于原诗的直译方法,将在30年代至40年代间创作的一些法文诗译成英文,选择哪些作品进行翻译似乎不存在一个明确的标准,正如他翻译法国诗人作品出于多种因素,既为了创作,也为了赚钱或友谊。贝克特不仅翻译了艾吕雅更多的诗篇,并在刊物发表了大量法国诗人的作品,而且翻译一些意大利诗歌、一本《黑人选集》和一本《墨西哥诗歌选集》。但我们发现他在1974年将法文诗“除了头颅独自在里头”转换为英文诗成了《那儿的某样东西》,诗行中偶尔的省略或变形因诗人的独创而得到升华。而早期的诗歌译作为确保忠实性,却显得略微笨拙和生硬。翻译对于贝克特来说,更潜在的重要性在于它不断地调整他与法语间的距离,使他的作品吸收其释放的能量日趋成熟。
贝克特的后期诗作具有高度抽象的特点,而词句内部关系令人异常费解。它们表面上看起来与这个真实的世界了无瓜葛,可本质上却是外在世界的一种“回声”,高高低低,此起彼伏;尤其是写于70年代的诗歌,其简洁的诗风几乎趋于极致。作为“悲凉的极简主义者”,他在诗行间过滤了感情的波澜,不见纷繁意象或象征,一切都退守到虚无的状态,唯留一丝声响在时光中流动,不断地在倾诉着什么,可又听不清,也不寻求为人所知;难以表达的语言伴着枯燥冷漠的言语,无休无止,直抵虚无绝望的边缘。贝克特后期对语言的沮丧使他对所使用的每一个词都是一个谎言,真正的思想往往湮没于词语的深处。最后允许我引用贝克特写于1989年的最后一首作品《怎么说呢》片段来体会其词语与音符的本质关系——声音,无论是词,还是曲,都可能是一种模棱两可的力量,一种抚慰与幻想的力量,成功地抵达了一个单纯、静美的彼岸,了无喧哗的圆滑与完美:
“怎么说呢——
由于整个这——
整个这一切——
疯狂如此看见什么——
隐约看见——
以为隐约看见——
竟以为隐约看见——
远处那儿刚刚什么——
疯狂如此竟以为在那儿隐约看见了什么——
什么——
怎么说呢——
怎么说呢”。
(余中先 译)
从早期的“巡游诗”到后期的警句式“蹩脚诗”,诗人贝克特最终还是以诗篇《怎么说呢》结束了一生的文学创作。一个孤独的人绝望地在一个空空的房间里不断地调和他与自身、他人、生命、死亡的关系。这样一个绝非唯一的形象同样在诗中经受住了考验,而且显然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贝克特通过个人独特的方式对自我和社会创造非凡的影响力,他的诗篇随时折射的幻象和凄凉的欢闹永远在人们的意识中回荡。
1989年,惊悉诗人贝克特在法国去世,我在沪购得一本美国纽约格罗夫(Grove)版《萨缪尔·贝克特英文诗集》(1970),选有诗人意欲留世的主要诗作——《腥象》《回声之骨及其他沉积物》等,我在完成研究生学业之际翻译贝克特的英文诗作;进入新千年之际,感谢旅居大洋彼岸的晓非兄为我购得1999年出版的英国伦敦约翰·考尔德(John Calder)版《萨缪尔·贝克特诗集:1930~1978》,该诗集在《英文诗集》基础上收入贝克特用法文创作的诗歌以及他在70年代创作的英文诗歌,诗集还特意收入他极其个性化的诗歌译作。2002年,河北教育出版社原准备将《萨缪尔·贝克特诗选》纳入“20世纪世界诗歌译丛”(第一辑)出版,因版权问题耽搁,后来因获得更多海外最新出版的贝克特研究资料不断进行修订。2014年湖南文艺出版社决定将《萨缪尔·贝克特诗集》纳入“贝克特全集”中出版,并提供英国Faber and Faber)出版社2009年在伦敦出版的《萨缪尔·贝克特诗选:1930~1989》.以及各种电子版资料,如美国格罗夫版《贝克特指南》和英国剑桥版《贝克特指南》;出版社与外方谈妥版权后,嘱我进行一次全新的修订,其中法文诗歌部分委托著名文学翻译家余中先先生翻译修订。2015年,我又购得出版社于2012年出版的《萨缪尔·贝克特诗集》,补译了十余首新发现的贝克特早期诗稿。然而,贝克特的作品对中国读者而言依然是个陌生的世界,尤其是他的诗歌作品依然笼罩着神秘的面纱,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本《贝克特全集:诗集》,难免存在不妥之处,欢迎读者批评指正。
(致谢: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Beckett. Ed. JohnPilling.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4.
TheGrove Companion to Samuel Beckett—A Reader’s Guide to His Works,Life,and Thought. Eds. C. J. Ackerley and S. E. Gontarski. New York: Grove Press, 2004.)
[原载2016年4月21日《文学报》,此为未删节版]
(《贝克特全集·诗集》(海岸 余中先 译)湖南文艺出版社,2016年8月)
海岸,诗人,翻译家,学者。原名李定军浙江台州人。现为复旦大学外文学院《英汉医学辞典》(第4版)主编,复旦中澳创意写作中心/复旦文学翻译研究中心成员,上海翻译家协会常务理事。著有《海岸诗选》《挽歌》(长诗),译有《狄兰托马斯诗选》——杰曼•卓根布鲁特诗选》《贝克特全集:诗集》(与余中先合译),编有《中西诗歌翻译百年论集》《中国当代诗歌前浪》(汉英对照)等。曾应邀出席“第15届阿根廷罗塞里奥国际诗歌节”(2007)、“第48届马其顿斯特鲁加国际诗歌之夜”(2009)、“罗马尼亚米哈伊•艾米内斯库国际诗歌节”(2014)等。2016年荣获上海翻译家协会颁发的“STA翻译成就奖”。
________
相关阅读